海洋工程

  • 固定式海洋平台非线性动态响应分析

    郑兆昌;程保荣;

    固定式海洋钢结构平台必须考虑到流体—结构—桩—土的相互作用。桩基式海洋平台是一种大型复杂结构系统,通常包括平台及其上部设备并支持在导管架上,用一组桩通过导管架的腿打入土壤中把它固定在海底。作用在这一结构系统上的有波浪、风、流、设备运行、地震等动载荷。其中以波浪载荷为最重要。对于固定式结构,结构的速度相对于水质点速度不可忽略,因而使波浪力呈非线性性质。桩—土相互作用可用分布的弹簧来表示,其刚度变化根据p-y曲线呈非线性。大多数结构设计在设计载荷下材料处于弹性范围,但在强地震和风暴下允许材料进入非线性而不致结构破坏。本文将一种模态综合技术和模态叠加方法推广应用于研究这一系统的非线性响应分析,假设系统受到规则波作用,波浪力可由波浪理论对给出的设计波算出。采用直接积分法对减缩的动力方程求解,非线性作为伪力矢量移置到方程右端。这样大大节省了计算机存贮及机时。迄今为止,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分析问题藏缩方法为数有限,由于预测大型复杂结构系统非线性响应耗费巨大的机时相价值昂贵,这一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最后由计算程序DAPOS给出的算例表明这一方法的优点并卓有成效。

    1984年02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简讯

    <正> 《海洋波动——基础理论和观测成果》一书是海洋波浪专著,富永政英著,关孟儒译,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总结了五十年代以来在海洋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流体力学,应用数学,海洋工程等领域对水波,风浪生成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的丰富成果。全面论述了各种水体中的波浪;在湖泊、海洋表面传播的风浪和涌浪;使湖泊、港湾水体产生派荡的静振和潮波;地球物理尺度的长周期波;以及海洋内波;几乎涉及所有的海洋波动现象。该书有50万字,可供有关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已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1984年02期 11+47+75+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导管架装驳运输频-时域联合动力分析

    孙复中;高志龙;

    本文采用频时域相结合的方法,把驳船和导管架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分析中计入了驳船结构的弹性影响和导管架入水部分的非线性流体动力。在分析驳船-导管架复合体在短峰随机海浪中的运动时应用频域分析法。并以相当波高作为求解频率响应矩阵的计算波高。由此频率响应矩阵求得各运动间的互谱密度矩阵并模拟驳船在随机海浪中的运动时历变化。然后采用时域分析方法计算导管架和驳船所受的外力包括导管架入水部分的流体动力的时历变化,应用有限元法计算导管架各构件包括驳船和连接杆的瞬时应力,由此瞬时应力计算应力相关函数并经富里哀变换求得各构件的应力谱和应力统计特性。此计算方法已编成电算程序并对-70米水深的导管架在随机海浪中装驳运输时的动力强度进行了分析计算。

    1984年02期 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连云港不同走向外航道的回淤研究

    刘家驹;

    本文研究的是连云港不同走向外航道的淤积问题。根据文献[1]所提出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正确性已为现场资料所证实),我们获得了不同走向的外航道的不同淤积厚度,如图2和图3所示。按照这些结果,我们可以选择一条淤积量较少的进港航道。为避免重复,文献[1]中的方法,这里就不详细论述了。

    1984年02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上钻井平台的外载荷计算方法

    韩继文;李润培;

    本文介绍了海上钻井平台由重力、浮力、风、波浪、潮流及地震力引起的外载荷计算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文中给出了计算程序的有关框图,并将计算结果与国外有关计算程序的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由本文介绍的计算方法编制的外载荷计算程序是可靠、有效的。

    1984年02期 3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带翼声纳拖体的稳定性问题及三点拖曳方式

    袁毅之;徐一中;蔡丽华;

    本文对带翼拖体的稳定性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在拖速改变时仍能保持正浮稳定拖曳的条件。在船模试验池中对六种水翼模型分别同一个拖体模型拼装的组合体进行了各种拖曳试验。试验证实,作者有关带翼拖体正浮稳定拖曳条件的理论分析是正确的。试验还表明,利用三点拖曳笼头与纵倾角传感器能迅速自如地找正各种带翼拖体的正浮稳定拖曳点位置,从而在技术上解决了带翼拖体的稳定性问题。

    1984年02期 4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海洋能资源的初步分析

    王传崑;

    本文给出了我国各类海洋能资源(潮汐、波浪、潮流、温差、盐差和海流能)蕴藏量粗略的估算结果。分析这些结果可得到我国海洋能资源的一般特征:1.蕴藏量丰富。总功率约在9亿千瓦这一数量级(不含外海波浪能)。其中以温差能为最多,约6亿千瓦以上。潮汐和波浪能居中,潮流和海流能较少。2.资源分布不均。外海的温差、海流和波浪能主要在东海和南海。沿岸的潮汐、波浪、盐差能和潮流能均以东海的浙江和福建沿岸最多,其次是南海的广东东部沿岸。3.资源量多随时间变化,除温差和海流能较为稳定外,潮汐和潮流以短周期(时、日、月)变化明显,规律性较强,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报;盐差能季节和年际的长周期变化较大;波浪能既有剧烈的短周期(秒、分、时)变化,又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984年02期 58-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下载次数: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黄河河口地区海岸线变迁情况分析

    洪尚池;吴致尧;

    本文根据现有的实测资料,编绘了《黄河河口地区高潮线历史变迁图》,据此分析了黄河河口三角洲岸线变迁以及泥沙造陆、沙咀延伸、岸线蚀退的情况。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河口淤积延伸对下游河道的影响。提出了治理黄河河口的几点建议。

    1984年02期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叉桩桩帽裂缝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

    顾建华;

    本文提供一个码头叉桩桩帽大部开裂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工程概况、叉桩桩帽开裂的观察与实测、桩帽裂缝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以供讨论。

    1984年02期 7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JU—200MC钻井平台——“华海1号”简介

    黎耀洪;

    <正> “华海1号”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的一座带沉垫及外伸悬臂梁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它是由华昌国际集团引进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设计的图纸,并提供材料和设备由广州黄埔造船厂在1983年11月建成的。该平台的建成标志着华南地区的海洋工程工业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华海1号”的设计及建造质量均符合美国验船协会(A.B.S.)以及美国联邦条例(US

    1984年02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式的激光定位系统

    李洪良;

    <正> Krupp Atlas Elektronik公司经过三年时间研制出新式激光定位系统。设计该系统时,将最新的微处理机技术与独特的激光跟踪设备相结合以解决那些普遍的干扰问题。在设计时考虑了许多应用范围,尤其是应用于狭窄航道如内河航道和入港航道等。原有定位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作用范围取决于航道宽度,因为宽度支配着所用

    1984年02期 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