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

  • 国内外对移动式平台稳性的研究

    马志良;

    本文对各国的海上移动式平台规范与规则对稳性的要求作了叙述,并进行了对比;收集了若干起和稳性有关的移动式平台重大事故及事故产生原因的有关资料;对国内外研究移动式平台稳性的各种计划介绍了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成果。

    1984年04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威尔斯透平设计原理探讨

    陈加菁;陈国坤;

    威尔斯透平的特征是能工作于交变气流中。本文根据串列翼栅的风洞试验性能导出了该翼栅于交变气流中的性能,从而,工作于交变气流中的威尔斯透平就能处理为工作于单向气流中。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威尔斯透平的设计原理,如最佳效率及与获得最佳效率相适应的威尔斯透平设计方法。

    1984年04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海洋管道工程的若干力学问题

    金咸定;

    本文简要评述了海洋管道工程中的各类力学问题,这些问题是较为重要和不久将来在我国需要解决的。

    1984年04期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赤湾港泥沙淤积预报

    张镜潮;沈莹;

    本支在整理和分析赤湾有关实测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赤湾附近深槽水道和岸滩自然演变情况,并作叙述了赤湾港的泥沙来源和建港前湾内自然淤积情势。然后根据赤湾港及其附近的有关水文、地形图等资料,藉助于附近港口的淤积实际,采用计算港内淤积强度的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对赤湾港分期建成后的港池和航道年平均淤积强度作出了预报。

    1984年04期 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四脚锥体护面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的稳定性

    范期锦;

    对于用四脚锥体作护面的斜坡式防波堤进行了不规则波与规则波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规则渡的等值波高应为有效渡高的1.24倍。此外,在本文中还探讨了入、反射波分离的方法,波浪周期对块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堤体的反射率等问题。

    1984年04期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勘探三号”E级钢重要节点焊接的几点考虑

    简润富;陈志龙;

    本文将介绍建造半潜式海上石油钻探船“勘探三号”重要节点焊接时所考虑和采用的措施,如钢材选用、焊条的研制、预热和焊接程序等。以防止焊接接头的脆裂、层状撕裂,疲劳等缺陷产生。

    1984年04期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浮体形状对波能转换浮标性能的影响

    吴藻华;夏洪峰;戴李民;

    <正> 一、引言自1965年日本益田善雄研制成功波力发电灯浮标以来,全世界已有一千多台投入使用.上海航道局为“HF2.4~D 电浮标”配置而研制的波力发电装置已于1982年8月通过鉴定,投入小批量生产。为了探索浮标水下浮体形状对波能吸收性能的影响,我们在2.4米直径浮标原有尺寸基

    1984年04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第五届“近海力学和极区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OMAE)”将于1986年在日本东京举行

    胡毓仁;

    <正> 第五届“近海力学和极区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OMAE)”定于1986年4月13日至17日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议由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日本造船学会(SNAJ),以及包括中国海洋工程学会(CSOE)和中国造船学会(CSNAME)在内的18个组织共同主办。会议的主题为“Offshore Far East”。预计将有150多篇论文在会上宣读并收入会议论文集。会议期间还将举办技术展览。会议的征文工作日前已经开始。我国国内论文的征集由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和中国造船学会负责.希望

    1984年04期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杭州湾放射性示踪沙试验

    李樟苏;

    <正> 一、放射性示踪沙技术1.示踪方法放射性示踪沙是一种人工制作的玻璃粉末,由于它是选用无硼的玻璃作为氧化钪的载体故称为钪玻璃沙。为了使该种玻璃沙具有与原体沙相同的运动特性,它的比重、粒径和形状应与原体沙相一致。钪玻璃沙的比重为2.66克/厘米~3,中值粒径为0.04毫米,具有不规则形状。图1是杭州湾北岸金山卫海区底沙和放射性示踪沙颗粒级配曲线。由图可见,放射性示

    1984年04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软基处理和堵口工程——浙东海堤调查研究之二

    在调查研究之一中,已介绍了浙东海堤断面型式以及保滩促淤工程两个问题。本部分将主要讨论软基处理和堵口工程,分析现状并提出建议。

    1984年04期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洋工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防海生物污损

    甘景镐;

    <正> 随着我国海运事业及海洋工程(码头,石油平台等)的发展,海生物防污损问题应该受到人们的密切注意。多年来我们从事这一方面问题的探索,今拟就此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海生物污损系由海洋生物,包括动物与植物所引起的。它们在生长过程中会附着在浸没海水中的物体表面上,生息繁殖。据人们估计,仅这一项每年给世界航运业造成的损失即达几十亿元。

    1984年04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可编程序计算器在制定高海拔水域潜水减压表中的应用

    王民;郭中朝;

    <正> 目前,电子计算机的医学应用正日趋广泛和深入,不同程度地渗透到几乎所有医学领域,对医疗及医学科学研究和教学的新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可编程序的计算器(简称“可编程计算器”),由于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容易,价格低廉,并配用国内外通行的 BASIC 程序设计语言,初学者易于掌握,所以特别便于推广普及。例如,SHARPPc-1500,CASIO fx-702 P、PB-700等均属这一类型。我们采用 CASIO fx-702 P 可编程计算器,计算高海拔水域潜水减压表获得初步成功。

    1984年04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浏河潮汐电站自动化系统

    李震环;李忠和;

    潮汐电站由于具有水头低、流量大的特点,所以一般采用多台机组并联运行,加上每天要作四次的正、反向发电,所以操作频繁,管理困难。江苏太仓县浏河潮汐电站,采用程序控制器,微型计算机配合基础自动化元件,实现按水位自动开、停机的高度自动化控制,为大型潮汐电站的建设积累经验和数据。

    1984年04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外水下磁粉探伤

    石建明;

    <正> 许多大型海洋工程结构,如石油钻井平台、系船码头、栈桥、海底管道以及几十万吨级的油轮,它们都有相当一部分结构部件甚至全部长年累月浸泡在海水之中。由于长期遭受波浪的冲击和振动的影响,构件里产生新的裂纹或使原来就潜伏在内部的裂纹有不同程度的扩展,都是可以想像和难以避免的事。而这种裂纹往往又与大的事故相联系,故必须尽量做到早期发现,加强维护保养,防患于未然,手段就是借助于水下无损探伤技术。

    1984年04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厦潮汐试验电站二期工程建设正在加快进行

    陈琳谦;

    <正> 我国第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目的为开发潮汐能进行试验的电站——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继1980年8月第一台(一号)水轮发电机组投产以后,1984年4月三号机组又投入运行。这两台双向贯流式试验机组额定出力分别为500千瓦和700千瓦,结构不同,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两台潮汐发电机组。几年来,江厦电站工程承担的国家科研任务有潮汐能利用的特性、双向贯流式机组的研制和运行、海工建筑物的技术问题以及水库区综合开发利用等,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另外,对机组金属体表面防止海生物附着生长、防止受海水

    1984年04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直叶式水轮机试验性发电装置和实验装置鉴定会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举行

    邹春荣;

    <正> 黑龙江省科委于1984年9月29日至31日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召开了由该院研制的60瓦级自调角直叶片水轮机试验性发电装置和直叶片水轮机实验装置鉴定会。会议听取了课题组成员有关研制的四个报告,观看了在循环水槽的试验,并派代表检查了试验记录。会议经过讨论后作出的鉴定认为:实验装置系国内首先研制成功,兼有进行摆线推进器和用由潮流水流

    1984年04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下工艺学》简介

    徐德胜;

    <正> 苏联造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海洋开发技术丛书之——《水下工艺学》一书,已由交通部广州海上援救装备研究所和《救捞科技通讯》编辑部联合出版。该书由 B·A·科罗布科夫等编著,由上海交通大学黄根余等同志翻译,全书约23万字,书中附有《水下工艺学》方面的许多插图,内容新颖。《水下工艺学》是一门新技术,近年来随着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各种水下施工作业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发展。本书叙述了水下工程的各种施工工艺,重点放在水下工程勘探、水下基础施工、水下安

    1984年04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洋工程手册》简介

    戚良;

    <正> 海洋开发是当前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帮助有关同志及时了解海洋开发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动向,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一套《海洋工程手册》。该手册扼要介绍中外二十多个国家在海洋开发特别是海洋石油开发等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和成就,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较多的图表和数据可供日常查阅使用,是海洋工程科研设计使用部门、高等院校和图书资料部门必备的常用工具书。《海洋工作手册》分三个分册出版:

    1984年04期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洋工程一九八四年目录索引

    <正>~~

    1984年04期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