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苏芳,钟金福,张希贤
本文具体介绍了MG-1型埋设犁埋设深度的实时测量控制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信号采集、埋深计算、数据标定和现场数据分析等。希望能对今后发展海底通信事业从事海底光缆的埋设有所帮助。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贤光,王伟,杜彬,蒋念东
为改进后弯管波力发电浮标的性能,对多种模型进行了新一轮试验研究。测定了它们的气室平均输出气流功率随波周期的变化曲线NA-T;试验了不同质量对性能的影响;测出了不同喷咀比ε的波高比Hi/Ho、压力比ΔPi/Ho和波能转换效率ηA。确定了最佳浮体——前方后园浮室后伸型后弯管浮体的尺寸、质量和性能参数。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陶力义,张绪荣
舟山群岛岙山五万吨级油码头使用的全液压登船梯,具有提升、变幅、回转和调位四大功能,文章还对液压系统,电器系统的特点作了介绍。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守允,陆长石
本文介绍了成功地应用于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峡工程回水变动区涪陵河段泥沙模型试验的测控系统,简述了对模型试验进口的含沙量、流量和泥沙颗粒级配的控制原理和方法,重点介绍了微机尾水位自动控制以及流速、水位和波浪的多点同步采集与处理系统。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要瑞璞,赵希人
航母运动姿态极短期预报对飞机安全起降是十分重要的,基于对飞机起降安全的考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报方法——艏前波法。显著地增加了有效预报时间。在以往航母运动姿态极短期预报方法中,大都是根据航母运动姿态的历史数据来建模,预报都未用到有关海浪的信息。艏前波法是基于建模理论而提出来的,既用到航母的历史的观测数据,又用到波的有关信息。本方法使用简单,不仅可以保证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安全起降,而且可以提高飞机活动的极限环境条件。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俞庆,肖熙
作为结构系统可靠性方法与结构损伤冗余设计的一个合理延伸与综合,结构风险评估与决策技术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新方法。本文讨论了海洋平台结构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涉及了结构风险评估的几个基本方面,为进一步进行详细研究确立了一条主线。本文还对导管架式平台的结构风险评估进行了简要讨论。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申仲翰,赵强
本文总结了针对涠11-4平台一年多时间的应变和加速度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工作,详细介绍了所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应变数据的统计结果及长期分布规律。通过对应变和加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揭示了平台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的振动特性。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修禾
本文用理想结构单元法对空间刚架结构进行了极限强度分析,理想结构单元法在于将结构分成最大可能的单元。以简单的形式归并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按增量形式加载,直到达到极限强度。本文根据Rashed理论导出了对称的切向方程组,节省了存贮单元、改善了破坏准则的描述。算例结果与非线性有限单元法结果十分吻合。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伯荣,王振东
现场多功能定点观测系统是为潮汐河口及沿海地区进行水文测验而研制的。它由传感器组件、压力仓、电子电路、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等组成。传感器组件有流速、流向、温度、压力、电导率和含沙量等传感器,能测量流速等6种水文参数。该系统的使用既可长期定点锚泊测量,也可短期随船测量。长期锚泊测量能适应恶劣环境。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志尧,严以新,茅丽华
本文在常规潮汐调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高低潮资料进行潮汐分析的算法。具体计算表明,该算法与现今通用的常规算法(即等间隔最小二乘法)相比,既可大大减少所需原始样本量,在相同记录长度内,是常规算法的三分之一还少,同时减少样本处理的前期工作量;又能保证潮位拟合的精度和预报的可信度,两者精度相当,结果一致。该算法原理简单、实用有效,对于局部样本缺损较易处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9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沈莹,李大山,张镜潮,杨正己
海南省拟建琼州海峡铁路轮渡。本文通过对海峡南岸新海湾轮渡港址附近自然条件、岸滩演变和输沙特征的分析研究,对不同类型港区布置方案港内开挖区和航道的淤积强度、淤积量等进行了计算,并对不同防护建筑物的有效拦沙时间等进行了探讨和计算,提出了港区类型推荐方案。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远林
本文利用Gerritsma波浪阻力增加公式,导出一种基于切片理论的波浪漂移阻尼的计算方法。与现有理论和试验结果比较证实具有工程一致性。可以指出,这是一种简单使用,便于推广的应用的理论方法。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少英,张经汉,王盛安
作者选择了汕头近岸区某测点的台风(包括热带风暴和强热带风暴,下同)波浪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实测记录的分析;(二)后报台风波浪及其基本特征;(三)各种重现期台风波浪要素的确定。力图为该近岸区海岸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水动力参数提供依据。本文,着重分析了实测台风波浪能量的分布,给出台风过程波浪能量随频率和方向的变化;波浪能量的集中程度以及台风过程测点出现波高最大值时波浪能量随频率和方向的分布等。从实测资料的分析揭示台风波浪能量的结构。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