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玉民,陈玉霞
利用一种数值迭代方法设计具有任意给定的升力系数和压力分布形式的三维机翼。方法中对于一定的目标压力分布,取一初始机翼,并由基于速度势的面元法计算三维机翼的流体动力性能,逐次改变初始机翼某一点的形状,计算由此引起的压力分布的增量,形成Jacobian行列式,由目标压力分布与初始机翼的压力分布的差修改初始机翼,重复这一过程得到具有目标压力分布的机翼。再由该机翼升力系数与给定升力系数的差修改目标压力分布,重新设计机翼,最后迭代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三维机翼。
2003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栾茂田,王飞,朱菊芬
根据避免累积塑性变形发生的安定准则,构造了相应的安定性数值求解方法,进而用于确定海洋平台地基的安定荷载上限近似解,为评价地基在复杂变值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提供了依据。
2003年01期 7-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金伟良,宋志刚
采用修正的p-y曲线方法,分析了桩基础振动过程中桩土之间由于土体塑性变形导致的桩土脱开现象,给出了计算桩土脱开现象的数值模拟方法,并据此分析计算了中国渤海湾JZ20-2MUQ平台的桩基础动力特性,得到了桩基础振动过程中桩土脱开的区域,分析了桩土之间的脱开对桩基础动力响应的影响等问题。
2003年01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 ] - 马吉明,谢省宗,徐逸群
从柱座标系下的势流方程出发,推导了异重流体在谐振情况下的势流方程的解,得到了柱内外与环域中的异重流体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给出了壳体内外表面压力系数的计算式。依据所推公式进行了计算,绘制了曲线图,曲线显示了合理的变化趋势。
2003年01期 19-23+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家俊,钱桦,邱铭达,庄士贤
改进了方向波谱的分析方法及噪声谱经验公式,使本法随测波环境及仪器特性自动修正经验参数值,更易于实际应用。基于Maximumheave pitchquad-spectrummethod,由时域及频率域上的浮标动力反应数值计算,推求反应增益因子及相位延迟项,并进一步将其导入方向波谱计算,使其能修正资料浮标对波浪之轴不对称动态反应所造成的相位延迟不一致及主波向误差。经数值仿真验证,该方法的确能消减因资料浮标对波浪之轴不对称动态反应所造成的相位延迟及对主波向估算所造成之影响。应用花莲现场观测资料验证改良之主波向估算方法,得出是否考虑波浪运动与浮标运动间之振幅响应因子及相位延迟因子,所得之主波向的差异介于0~12℃之间。
2003年01期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俞聿修,邵利民,柳淑学
通过数模波浪和物模实验,比较分析了估算多向不规则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叠加的锁相波浪场方向分布和反射系数方向分布的改进的贝叶斯估计法MBDM和扩展的最大似然法MMLM的性能。数模试验检验了不同波浪条件、不同波浪测量系统和结构物的不同反射特性等情况下的估算结果,同时还比较了两种分析方法的计算速度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对于波浪的方向分布估计,MBDM优于MMLM,对于反射系数的方向分布估计以及计算速度和稳定性,MMLM优于MBDM。
2003年01期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永学,彭静萍,孙鹤泉,李广伟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离入射波和反射波的解析方法(AM)。利用两点处的波高信息,运用Hilbert变换得到波浪信号在复域内的解析表达式,不需要计算合成波高和相位差即可实现信号的分离。根据分离结果,可以精确地估计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幅值以及反射系数等参数,能够获得入射波与反射波之间的相位信息,并且可方便地用于不规则波的分离。文中通过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实验对AM法进行了检验,所得的结果与实际值非常吻合。
2003年01期 42-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9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徐敏,陆培东
针对港区附近围海造地造成的港区泥沙回淤量增大问题,以漳州港招商局中银码头区为例,全面分析了漳州港海域的地形地貌、水动力特征、泥沙特性和岸滩自然演变。根据工程建设前后地形变化,结合岸线回填量和九龙江输沙资料,分析了围海造地对岸滩演变及港区码头回淤的影响。研究表明,围海工程实施后,邻近港区的泥沙回淤由自然回淤、滩地抬高和回填引起的浑水回淤三部分组成。当围海工程结束,新岸滩调整达平衡后,泊位及港池的回淤将逐渐降至正常自然回淤强度。
2003年01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高照杰,粟京,贾旭,秦太验,李玉珊,时忠民,曾恒一
综述了国际上在管线损伤方面的研究工作,供我国开展在役管线的安全评估时参考。
2003年01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余澜,李润培,舒志
移动式海上基地(MOB)由一些装有自推进装置的半潜式模块相连组成,能为货运机以及直升机提供起降、导航、维护和军需品供给。MOB的概念设计中存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有待研究。连接系统的设计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介绍了5种MOB的概念设计,并以McDemottMOB连接器为例,介绍了连接器设计准则的发展以及相应连接器设计的改进,列举了一些连接器载荷的计算方法。
2003年01期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 刁胜炎,于厚隆,田雨
对温度、电导率和压力等物理变量的定义、单位,传感器的实验室校准标准和我国在九五863项目中建立的WOCE水平的CTD校准实验室进行了介绍。
2003年01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文龙,谭家华
阐述了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必要性,对国外石油储备状况及储备方式做了简要介绍。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80万m3浮式钢结构储油船方案设计,建立了储油船整船有限元模型,利用全船三维有限元结构分析技术进行了油舱的分舱设计,供超大型储油船设计时参考。
2003年01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孙连成
利用天津港多年水文、泥沙实测资料以及以往研究成果,对不同时期的港口泥沙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并结合天津港的总体规划方案,从水文泥沙角度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
2003年01期 78-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平,王景全,王文富,戴李民,缪国平
根据冲量相似的要求进行船舶在冲击作用下的模型试验,并将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及实际试验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2003年01期 87-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卢逢春,张殿伦,张宏宇
分析了海底混响的特点以及多波束条带测深仪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信号幅度归一化方法—滑动窗TVG方法和自动增益控制方法。
2003年01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杜岩,齐义泉,陈举,施平,朱伯承
采用快速离散傅立叶变换(FFT)、潮流调和分析以及小波(wavelet)变换等方法,分析了一个位于大陆架边缘海域定点连续观测站上的海流记录。FFT结果表明在该海域以半日周期潮流和日周期潮流为主。潮流调和分析结果表明垂向各个潮流分量受上下边界层影响存在显著的变化,余流的东西分量在观测时段内发生了一次转向。用小波变换对海流观测的高频分量进行了分析,分离出10~20min周期的高频内波信号,U方向和V方向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间有所差异。
2003年01期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童朝锋,严以新,林跃华
利用GIS二次开发软件ArcView,完成数学模拟所需的计算网格生成及线边界法中地形数据提取的优化。集成Arc View、VisualBasic及长江口潮流数学模型,实现了数值模拟计算成果的三维可视化及实时互动的动态演示。所开发的长江口数学模型信息系统能根据整治工程需要,提交各类工程数据库。
2003年01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学闯,董艳秋,杨冠声
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freak波的认识,并从各种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freak波的特征。引入完全非线性控制方程Schr dinger方程的1+1模式,对freak波进行模拟,为在实验室造波或计算研究提供一种方法。
2003年01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孟浩龙,吕宏庆,李著信,苏毅,张海明
提出了海上浮动软管的三维静态分析模型。在四级海情下,对输送柴油的软管求得了解析解,得出了软管在侧向和垂直方向的偏移及其所受的拉力,认为此时的软管是不安全的。
2003年01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梁贤光,孙培亚,游亚戈
在造波水槽进行了100kW波力电站气室模型性能试验。测定了设计波周期下,不同入射波高时的ΔPav-Qav、ηA-Qav、NA-Qav以及不同喷咀比时的ΔPav-Qav曲线。还测定了两种喷咀比下,不同入射波高时,波力电站气室性能随波周期变化曲线。数据表明,该气室的设计和建造虽受到站址地形条件和施工条件的诸多制约,但仍有较高的波能转换效率。
2003年01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