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

  • 基于塑性极限分析理论和神经网络响应面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

    闫宏生,胡云昌

    根据多层神经网络映射存在定理,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响应面和塑性极限分析理论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新方法。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高质量地求出结构系统可靠性指标,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新方法。

    2003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浮式生产储油轮船艏结构疲劳分析

    高震,胡志强,顾永宁,江华涛

    由单点平台系泊的浮式生产储油轮的船艏结构承受着交变系泊力作用。通过详细的艏部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应力分析,应用S-N曲线和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原理,进行了疲劳分析,预报了焊缝疲劳寿命。

    2003年02期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地震作用下的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动力优化设计研究

    王兴国,贾默伊,周晶

    把导管架海洋平台看作钢框架结构,并把优化方法用于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以结构的总重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导管的平均直径和壁厚作为设计变量,考虑强度、刚度和稳定等约束条件。通过渤海BZ28 1油田储油平台为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海洋平台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03年02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大型船舶碰撞引起的海洋导管架平台结构损伤分析

    金伟良,龚顺风,宋剑,谢彬,孙章权,刘健

    主要对某一海洋导管架平台结构受到大吨位起重铺管船的碰撞进行了详细的非线性数值动力模拟。采用非线性弹簧来模拟受损构件的凹陷特性,计算分析了船舶侧向撞击导管架平台结构在不同的碰撞接触时间下的构件损伤情况,与实际结构损伤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反演计算分析了船舶以不同的速度与平台发生碰撞,得到了不同的碰撞接触时间和最大撞击力,以及导管架平台结构主要节点的应力、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可以确定受到撞击后导管架平台结构构件和管节点的损伤程度,对提出合理可行的修理加固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3年02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可靠性约束下的海底油气集输管网系统优化

    刘震,潘斌

    在管网系统满足一定可靠度的基础上,以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对系统进行了优化,求出了满足一定可靠度指标的费用最小的管网布置方案。对树状网络可靠性进行了评估,提出了一个0 1规划模型,并运用图论和网络理论将管网系统的优化问题转变为求可靠度至少为α的网络图的最小生成树问题。

    2003年02期 26-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局地海冰数值预测的冰激结构响应计算

    岳前进,季顺迎,于学兵

    在渤海海冰数值预测的基础上,通过渤海海冰的热力 动力模型,对油气作业区的冰厚、冰速、冰温等海冰参数进行短期数值预测,并以此对海冰的盐度、卤水体积、弯曲强度等海冰物理力学参数进行推算,进而对冰激平台结构响应进行计算分析。以辽东湾JZ20 2油气田的MUQ平台为例,对1999 2000年冬季的冰激结构振动响应进行了预测,其结果与实测情况较为吻合。

    2003年02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紊流随机理论的航槽三维流动数学模型

    杨向华,陆永军,邵学军

    根据窦国仁的紊流随机理论,建立了一种模拟河口海岸水域中航槽三维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控制体积法导出三维偏微分方程的离散格式;将水压力分解为动水压力和静水压力,用Patankar和Spalding提出的压力校正法求解动水压力,通过求解水位控制方程来得到自由表面;紊流模型采用窦国仁提出的紊流随机理论,克服了k-ε模型中采用各向同性紊动粘滞系数的不足,而k-ε模型可作为紊流随机理论的一个特例。该模型计算了各种不同挖深比,各种航槽与水流交角的航槽流速分布,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的挖槽中的流速分布与水槽及水池试验资料相吻合。利用该模型可为开敞水域中开挖航槽的选择提供依据。

    2003年02期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耿贝尔逻辑模型在极值风速和有效波高联合概率分布中的应用

    周道成,段忠东

    首先介绍了耿贝尔逻辑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南海海域的涠州岛海洋站的风速和有效波高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耿贝尔逻辑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年极值风速和有效波高两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采用得到的极值风浪联合概率分布推算了不同重现期的极值风速和波高,表明考虑风速和波高相关性对设计荷载的确定有显著影响。由于耿贝尔逻辑模型具有函数结构简单,参数估计方便,因此有望成为极值风速和波高联合分布的较理想概率模型。

    2003年02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规则波作用下圆形调谐液体阻尼器的试验研究

    董胜,李锋,郝小丽

    对规则波作用下圆形调谐液体阻尼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索调谐液体阻尼器对于固定式海洋平台结构减振的实用性。调谐液体阻尼器的减振性能通过结构响应的减小程度来评价。试验观测了容器中液体的运动形态,同时考虑容器的大小、数目,阻尼器与平台结构、波浪三者之间的频率比,质量比以及激振波浪参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得到了利用调谐液体阻尼器进行固定式海洋平台减振设计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2003年02期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对北槽拦门沙的影响

    刘杰,乐嘉海,胡志峰,丁光明

    介绍了长江口拦门沙发育及其特点和北槽航道拦门沙形成机理,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后的地形资料分析治理工程对北槽航道拦门沙影响。结果表明:治理工程建成后,增加了主槽流速,减少了航道回淤,打通北槽航道拦门沙,增加了航道水深,治理工程效果明显。

    2003年02期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淤泥质海岸形态的演变及形成机制

    王艳红,张忍顺,吴德安,燕守广,沈永明,刘永学,陈宏友

    在淤长型和侵蚀型岸段之间,存在着一种由淤积到侵蚀的过渡型岸段。通过剖面测量、粒度分析和地质调查,认为过渡型岸段具有上部淤积下部冲刷、冲刷逐渐向上部扩展、潮滩表层沉积物不断粗化、淤积带逐渐变窄最后过渡到全剖面侵蚀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2003年02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0 ]
  • 珊瑚礁坪波浪的衰减特性分析

    黎满球,朱良生,隋世峰

    珊瑚礁海底与一般的礁石或泥沙海底结构相差很大,波浪衰减特性也相差较大。根据实测海浪资料,讨论波浪在礁坪上传播的衰减特性和波浪能量的转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对水深为0 0613~0 0867之间,波浪传播单位距离(100m)的波高衰减系数为22 09%~46.56%,平均值为31.35%;波能衰减系数为33.74%~53.23%,平均值为43.61%。波浪在礁坪上传播过程中,高频损失的能量多于低频,谱能量向低频转移。应用统计方法得到波高、波能衰减系数与相对水深D L关系的拟合方程。

    2003年02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拖曳线列阵振荡幅值响应特性

    朱军,庞永杰,徐玉如

    通过欧拉角的变换把拖曳线列阵微元段矢量动力平衡方程在局部坐标系下展开,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中心差分数值离散平衡方程。将尾绳阻力作为线列阵尾端点的张力,改善因尾端张力为零引起的差分方程奇异性。取有关文献资料中的两个拖曳线列阵进行了拖点振荡响应计算,计算结果与相应文献资料中线性理论的计算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最后由仿真计算讨论了拖曳线列阵参数变化对拖点垂向和横向的谐振稳态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影响拖曳线列阵振荡响应的主要参数是由拖缆长度、拖点航速和拖点振荡圆频率构成的无因次振荡频率。

    2003年02期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气浮结构物的沉降过程分析

    王传荣,徐炯,沈国光

    通过对空腔内气体的小孔出流和运动方程的分析,计算了气浮结构物在不同情况下的沉降过程,讨论了其沉降规律,并对有关振荡和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2003年02期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海水中近60年钢板桩的腐蚀状况

    朱锡昶,葛燕,朱雅仙,胡冠军

    对码头入海近60年钢板桩进行研究。采用水下摄像、水下超声波测厚、水下切割取样等手段调查和检测钢桩腐蚀状况,结果表明钢板桩厚度减薄较小,腐蚀较轻。钢板桩的材质成份值得借鉴。

    2003年02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海上油井管柱弯折及工程处理

    胡洪勤

    海上石油开发油井建设中,发生了井柱弯折现象。对工程处理中可以采用的小沉箱、大沉井、定向井、人工切割开洞等方案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最后论述了采用的方案及原因。

    2003年02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海洋工程风险接受准则研究进展

    李典庆,唐文勇,张圣坤

    简要介绍了海洋工程风险接受准则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确定原则,分析了海洋工程中个人、社会及环境风险接受准则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指出目前海洋工程风险接受准则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2003年02期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9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0 ] |[阅读次数:1 ]
  • 海洋结构智能监测与振动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

    唐友刚,马网扣,杨钢,鲁晓光

    海洋结构本身能够有效感知、信息传输及自动适应环境为海洋结构的设计者展现了新的前景,并且导致新型海洋结构的开发。综述近几年来智能海洋结构的研究进展,包括海洋结构的智能振动控制和在线连续监控机敏技术,探讨了海洋结构智能控制的方式,提出海洋结构智能控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03年02期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受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何世钦,贡金鑫,王海超

    在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受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海洋环境腐蚀的特点,提出了海洋环境下结构力学性能方面应该研究的课题。为海洋腐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和使用寿命评估提供参考。

    2003年02期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