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

短文

  • 海洋平台液压升降系统仿真研究

    孙永泰;

    对平台液压升降模拟仿真系统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针对自升式平台作业工况和机理,提出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各部分的研究设计。在软件方面,建立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平台升降系统的仿真及液压阀件的测试。

    2008年01期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海洋石油平台空调系统的探讨

    邢秀强;贾立华;

    海水可作为海洋石油平台热泵系统的冷热源,适宜的低温海水也可直接作为空调冷源。海水直接供冷系统可以通过海水变频泵或定流量海水泵抽取不同深度的海水,达到负荷变化的目的。探讨了空调系统中换热器、海水泵、海水输送管道、室内风管等材料的选择问题,提出海洋石油平台空调系统应采用中央空调机组集中送风。为了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应采用换热器将海水与热泵机组或空调机组隔离开。

    2008年01期 98-10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应用比例边界有限元法求解多种二维浮体水动力特性

    曹凤帅;滕斌;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BFEM)是一种半解析的数值方法,比完全数值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该方法结合了有限元和边界元的优点,采用相对少的剖分单元就可以得到较高精度的模拟结果。通过改变有限子域内部比例中心的位置,使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到多种形式浮体在波浪作用下的水动力特性的计算中。同时还给出了各种形式浮体的波浪力及反射、透射系数的数值结果,并与边界元方法(BEM)计算结果和特征函数展开方法得到解析解进行了比较,均吻合良好。研究表明比例边界有限元不仅可以计算矩形的浮体结构,而且对于多种结构形式的浮体都可以计算,这为多种结构形式浮体的水动力分析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2008年01期 102-10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杭州湾北岸岸滩冲淤分析

    茅志昌;郭建强;虞志英;谢世禄;

    杭州湾北岸经历了先侵蚀后淤涨的历史过程。近年来由于南汇边滩大规模促淤圈围工程及长江来沙量减少,造成冲刷带由东向西移动。经分析东部南汇段2003年以来处于冲淤平衡阶段,奉贤段总体上处于冲刷状态,顶冲点移至三团港附近,金山段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008年01期 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声波探测海底浅层沉积物特性的方法研究

    吴锦虹;吴百海;刘强;曾洁莹;邹大鹏;

    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输特性进行海底浅层沉积物特性的探测。在实践应用中有实验室方法、现场测量方法和海底声学遥测方法,并研制出大量的仪器。由于海上和海底实际条件的限制,声波探测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由此提出了声衰减测试沉积物特性以及建立实验室模拟海底环境探测方法的设想。

    2008年01期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深海系泊系统动力特性研究进展

    唐友刚;张素侠;张若瑜;刘海笑;

    系泊系统设计是深海平台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深海环境载荷和系泊材料物理特性及系缆构型影响,系泊系统分析涉及流固耦合非线性、非线性流体动力及整个系泊系统的运动稳定性。总结深海系泊系统关键理论和技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包括系泊系统系缆建模、系泊系统耦合动力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等,重点分析系泊系统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并且提出了深海系泊系统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动力学问题。

    2008年01期 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9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8 ] |[阅读次数:6 ]
  • 复杂荷载作用下海底腐蚀管线破坏机理研究进展

    周晶;陈严飞;李昕;冯新;范颖芳;

    腐蚀是引起海底管线破坏的一种重要原因。综述在内部工作压力和外部环境荷载作用下海底腐蚀管线破坏机理的研究,论述海底腐蚀管线在单一荷载和多种荷载联合作用下的破坏状态,并说明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最后,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2008年01期 127-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两层流体中内波作用下Spar平台运动响应

    何景异;尤云祥;石强;魏岗;

    研究两层流体中Spar平台在内波作用下的运动响应问题。在线性势流理论框架,提出在内波作用下Spar平台运动响应及分段式悬链线系泊张力特性的计算方法。数值分析两层流体内界面位置、入射内波的波长以及系泊索初始预张力对Spar平台运动响应及其系泊索张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内波对Spar平台纵摇运动响应的影响是小的,但对Spar平台纵荡与垂荡运动响应及其系泊索张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Spar平台的设计中,考虑内波的影响是重要的。

    2008年01期 1-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FPSO纵摇运动预报研究

    姚宗;陈刚;杨建民;

    FPSO船体姿态运动(纵摇和横摇)会对FPSO与穿梭油轮的靠泊、FPSO上直升机的起降、海上的补给等作业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如能实现在一定时间内对FPSO船体姿态运动进行预报,则可大大提高这些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用AR(p)模型拟合FPSO纵摇运动,然后运用AR(p)模型的线性最小方差预报法进行预报,预报实例中用到的数据来自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用时间序列法对FPSO纵摇运动进行极短期预报具有一定的精度和较小的计算量。

    2008年01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渤海抗冰导管架平台失效模式分析

    岳前进;张大勇;刘圆;佟保林;

    基于多个现役结构的监测数据,对渤海抗冰导管架平台的动力失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渤海抗冰导管架平台属于典型的柔性抗冰结构,存在比较显著的冰激振动现象,冰振不仅能引起显著的导管架管结点疲劳应力,还会激起较大的甲板加速度响应,引起作业人员与上部设施的疲劳问题。

    2008年01期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7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软刚臂系泊系统水平恢复力特性数值预报

    肖龙飞;杨立军;杨建民;

    建立软刚臂系泊系统的理论模型以及6自由度静恢复力特性计算分析的数学模型,模拟实际几何关系与力学作用机制。提出基于误差判断的变步长迭代搜索的数值逼近求解方法,以QHD32-6 FPSO软刚臂系泊系统的纵向和横向水平恢复力特性为例进行数值预报,并与国外设计公司计算结果以及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显示,该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符合良好,而且迭代计算次数少、收敛快、误差小,可用于海上软刚臂系泊系统静恢复力特性的预报。

    2008年01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重力式网箱数值模拟时波浪理论选择

    赵云鹏;李玉成;董国海;桂福坤;

    针对重力式网箱数值模拟中波浪理论选择问题进行了专门的分析与讨论。在数值模型中分别采用线性波浪理论和斯托克斯五阶波浪理论,对重力式网箱的主要部件浮架系统和网衣系统进行模拟。通过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分析选取两种不同波浪理论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认为在相对水深大于0.18情况下,应用线性波浪理论基本可以准确地模拟重力式网箱波浪作用下的运动和受力。

    2008年01期 29-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波浪作用下沙坝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尹晶;邹志利;李松;

    对波群、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作用下沙质海岸上沙坝运动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沙坝产生的机理和不稳定性,以及不同波浪下所产生的海岸平衡剖面形状。实验中发现,波浪作用下沙坝处于向岸和离岸运动的不稳定状态,其原因可由地形不稳定性分析。探讨了波群调制系数对沙坝运动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波况对海岸剖面形态的影响。

    2008年01期 4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后台阶下游床面冲刷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刘春嵘;呼和敖德;

    以床面瞬时剪应力作为泥沙起动及输运的水动力机制,建立了结构物周围复杂流场下床面局部冲刷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大涡模拟方法对后台阶下游三维湍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台阶下游床面瞬时剪应力的分布规律。为了确定床面瞬时剪应力与泥沙上扬通量的关系,先应用数学模型对不同模型参数下,冲刷开始后5分钟时台阶下游床面形状进行试算。通过试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确定床面瞬时剪应力与泥沙上扬通量关系中需要的模型参数。进一步对冲刷开始后30分钟内台阶下游床面演化规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2008年01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二维圆柱涡激振动的数值模拟

    何长江;段忠东;

    采用动网格的动态层铺模型和滑移网格模型以及用户自定义接口编程,将计算结构响应的Newmark-β代码嵌入FLU-ENT软件,建立了2D圆柱横流向涡激振动(VIV)的计算模型。在雷诺数6×103~2×104或对应的约化速度Vr=3~10范围内,结合k-ω湍流模型,并且以静止圆柱为初始状态,首先计算了质量比m*=12.8、255.5和结构阻尼比ζ=0.0%、0.5%几种情况下圆柱的VIV。通过与经典的Feng-type图示比较发现,在小"组合参数"(m*ζ)情况下,计算结果与实验的"初始"支和最大响应吻合较好,同时观察到"初始"支与"下"支之间的"跳跃"现象。通过另外两组工况的计算发现,m*与ζ对圆柱振幅的影响不同,前者是完全非线性的,而后者几乎是线性的。

    2008年01期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1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0 ]
  • V-M荷载作用下双层黏土地基破坏包络线研究

    詹云刚;袁凡凡;栾茂田;

    地基破坏包络线的研究是复合加载模式下地基承载力设计的关键。根据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用Abaqus商业软件分析了V-M荷载作用下,位于双层黏土地基上条形基础的破坏包络线随上层土厚度比、土层强度比的变化规律,以及地基破坏模式随荷载偏心率的变化趋势。用有效面积概念将传统竖向极限承载力换算为V-M荷载平面的破坏包络线,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公式换算方法适用于均质黏土地基,而对双层黏土地基偏于保守。

    2008年01期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河口海岸三维双σ坐标斜压水流数值模型研究

    陶建峰;张长宽;

    在海底地形陡变、垂向密度分层明显的水域,三维σ坐标模式中会出现一种"伪"水平斜压梯度力,并会引起"伪"密度流,以至于影响模拟的精度。垂向上引入双σ坐标变换,建立河口海岸水域三维斜压水流数值模型。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底地形陡变水域,双σ坐标模式可以减小水平斜压梯度力处理引起的误差。

    2008年01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舟山本岛北部灌门水道及邻近海域潮波特性初步研究

    任剑波;羊天柱;

    依据2004年在舟山灌门水道及邻近海域获取的同步潮位和潮流资料,对该海域的潮波特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对分析过程中发现的主要半日分潮经过灌门水道时振幅有较大幅度减小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截面积急剧变化的水道,潮波势能向动能的转换是产生主要半日分潮振幅减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结论或许有助于解释M2分潮波通过舟山群岛海域振幅明显减小的现象。

    2008年01期 77-8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深海遥控潜水器多体系统非线性耦合动力特性模拟

    朱克强;朱海洋;于春令;马小方;张玉松;郑道昌;高洁;

    建立带缆遥控潜水器(TROV)系统空间运动模型,探讨支持船-吊缆-中际站-脐带缆-潜水器多体之间的强非线性耦合运动机理。潜器的运动考虑为六自由度,缆索分段的三维动态方程中采用了"凝集参数"模型与平均切向量非线性流体动力载荷处理技术,通过计算非均匀缆索的动张力和瞬态构型,预报导致脐带缆保护层及其内部光电传输芯线结构破坏的巨大瞬间突变载荷,对避免谐振,延长缆索寿命和最大限度地扩大ROV系统安全操作的范围,确保潜水器安全入坞和回收,节约试验费,避免作业事故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01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用于海底热液pH探测电极自校正的控制技术研究

    吴怀超;金波;杨灿军;周勇;陈鹰;

    在海底热液pH值的探测过程中,探测电极的特性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为了实现长期的原位探测,需要一套流体控制系统对探测电极进行自校正与自维护。针对所设计的流体控制系统,遵循低功耗的设计原则,研制了其主控系统,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为了使控制系统能应用于海底热液环境,对其进行了耐压封装设计,并进行了高压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40 MPa的高压下能正常工作。各种测试指标亦表明系统能自动实现pH探测电极自校正与自维护的功能。

    2008年01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